春來榆生億萬錢 人間四月芳菲盡
春來榆生億萬錢 人間四月芳菲盡
文:一曲聲聲慢
以前在村子的北面有一棵老榆樹,彎曲斑駁的樹身刻滿了歲月的滄桑,過了幾十年還是那個樣子,也不知道這棵樹有多少年的年齡了。每年春天桃紅柳綠之后,這棵老榆樹上那可憐的幾根嫩綠的枝條總會早早冒出一串串紫紅的小疙瘩,過不了多長時間就能長出嫩綠的榆錢。榆樹柔嫩的枝條挑動著沉甸甸的一串榆錢在料峭的春風里搖曳著,猶如二八少女怒放的青春。在沒有塑料大棚技術的過去,初春季節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榆錢就成了家家戶戶飯桌上最常見的菜品。
記得小時候,每年春天的傍晚放學之后,我總是先丟下書包爬上墻頭拽過榆樹枝子幫奶奶捋榆錢兒。榆錢兒可以生吃也可以熟食,我幫奶奶捋榆錢之前總是要先坐在墻頭上拽過榆樹枝條來狠狠地捋上一把塞滿了嘴,愜意的閉上眼睛咀嚼著滿口的清香,然后才把奶奶遞過來的籃子捋滿榆錢兒交給奶奶,再回到房間里寫作業。那時候在生產隊里一個五口之家一年也不過分到十斤油,即使是炒菜也不過時拿菜油擦擦鍋而已,人們肚子里難得有一點油水。我們吃過飯上學的時候不到半晌就餓得肚子咕咕響,有時候我們就趁課外活動時間偷偷跑出校園,到有榆樹的街邊巷口,快速爬上墻頭拽過柔軟的樹枝捋一把榆錢兒吃,既可以聊解難捱之饑,又可以享受一段自由的的喜悅。
奶奶等我把籃子捋滿榆錢兒,就會用清水清洗之后調上一些鹽和玉米面上屜蒸榆錢兒糕,榆錢兒菜糕用不了多少火,一會兒就能在院子里聞到榆錢兒糕的清香。等爹媽干農活回家的時候,一鍋清香四溢的榆錢兒菜糕就端上了飯桌,勞累了半天的爹媽聞到清香撲鼻的榆錢兒糕,一身的疲憊立刻煙消云散了。
因為生產隊里每年分的口糧很少,根本不能滿足家人一年的生活,所以,每年春天總會有一段時間榆錢兒在大家飯桌上唱主角。這個時候,院里院外、村頭河畔的榆樹常常因為人們捋榆錢兒被人們拽的彎腰扭身、遍體鱗傷,不過人們不用擔心,榆樹的生命力極強,很快就能恢復生機。那時候還沒有這么多雜交楊樹和三倍體速生楊樹,農村里種楊樹的并不是很多,即使有一些楊樹也是那些生長緩慢的老品種青楊,村子里種植最多的樹還是耐澇的柳樹和生長潑辣又耐旱的榆樹,所以,農村人要吃榆錢兒還是很方便的。
等到春深日久,劫后余生的榆錢兒就會成熟發白,片片飄落下來,這時候榆錢兒常常被春風吹得漫天飛舞,而后聚居在田間地頭的角落里。經過一夏一秋的雨水滋潤,那里就會在那里長出一簇簇嫩綠的小榆樹來。唐代大詩人韓愈有一首《晚春》說:“ 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痹娭芯褪敲鑼懥擞苠X兒飄落滿天飛舞的情景。
其實老熟的榆錢兒同樣是難得的美食。有的家庭把老熟的榆錢兒收集起來曬干,再把外皮搓掉,用鐵鍋炒熟,放在案板上調上鹽壓碎,立刻就散發出芝麻一般的清香。吃飯的時候把它夾在玉米面餅子里,那可是一種可以與芝麻媲美的美食,到現在想起那濃郁的香味還會口舌生津。
榆錢兒飄落之后榆樹才是長出嫩葉來,榆樹的葉子同樣是很好的食品,過去生活困難的時候所謂吃樹葉最先吃的也是榆樹葉、榆樹皮,榆樹可以說渾身都是寶,只有榆樹葉榆樹皮吃盡了的時候人們才會吃其他的樹葉。榆樹的葉子在平常的年份也會有許多人采集,榆樹葉子即使是生吃口味也不次于榆錢兒,不管是做成榆樹葉包子、榆樹葉菜餅還是榆樹葉窩頭都是人們愛吃的美食。到現在老家還有一些老年人春天里還會到處尋找一些榆樹葉子做一點粗糧干糧,可惜的是尋找一點榆樹葉越來越不容易了。我沒有吃過榆樹皮,不知道滋味如何,不過榆樹皮粘液較多,纖維結實口感應該不是很好,我見過村子里的人采集榆樹皮燒炭治療燙傷,據說對燙傷愈合很有好處。
這幾十年來,隨著多倍體速生楊的不斷培育,農村里到處是好種易活、生長迅速、樹干筆直的楊樹,已經很少有人栽種榆樹了,再加上十幾年前爆發榆樹害蟲,給榆樹帶來了滅頂之災,榆樹這個樹種幾乎要絕跡了,即使哪個角落里有幾棵榆樹也是茍延殘喘,被人遺忘了。其實,榆樹耐旱,耐寒,耐瘠薄,又不擇土壤,適應性很強。榆樹還根系發達,抗風力、保土力強,萌芽力強,耐修剪,生長快,壽命長?墒,榆樹畢竟趕不上楊樹生長迅速,農民出于效益的考慮自然就選擇種植楊樹,所以,肥水充足的平原地區榆樹已經接近絕跡了。
清明之后,春天漸老,又到了榆錢兒生出枝頭的時候了,好多同事在荒地里挖花薺菜和野甜菜、婆婆丁做菜吃?吹剿齻兣d致勃勃的樣子,更勾起了我對榆錢兒的懷念?墒俏噎h顧四周,哪里還有榆樹的影子呢?
聯系我們
軟件開發: 15838307519(司經理)
網絡營銷: 13676968269(王經理)
網絡建設: 13073737771(郭經理)
24小時服務電話: 0371-56683330